新鋼種材料及其焊接性的研究
文章出處:未知責任編輯:模具鋼人氣:發表時間:2014-02-27
新鋼種材料及其焊接性的研究
隨著焊接技術的進步,焊接結構日益向高參數、大型化方向發展,這就對焊接結構用鋼的性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要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而且要有良好的加工工藝性能(如焊接性)。對于特殊條件下應用的鋼材,還要求具有相應的特殊性能,如耐腐蝕、耐高溫、耐低溫等。因此原來的碳素結構鋼已遠不能滿足要求,這就進一步促使合金結構鋼獲得了迅速發展及廣泛應用。焊接性的好壞是評價鋼材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標之一。焊接性、焊接材料及相應的焊接工藝是焊接合金結構鋼的三個基本要素,三者密不可分。因此,如不及時有效地解決每一種合金結構鋼的焊接性及配套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藝問題,將會直接阻礙該類鋼種的推廣應用。
為了不斷改善合金結構鋼的焊接性,國外從60年代末國內從80年代就開始研制并生產焊接性良好的微合金控軋鋼,并開始研究下一代超細晶粒鋼。新鋼種的出現給鋼的焊接性帶來了重大的變革。
1.微合金控軋鋼
過去生產的合金結構鋼,著重于鋼材本身的性能,偏重于氧化提純、加工成形和相變熱處理。而對其焊接性考慮較少,這給焊接技術及焊接生產帶來了諸多不便。最近幾十年來,國外特別注重從冶金入手從根本上解決鋼的焊接性問題。近20年來我國的冶金工作者也已經對此引起重視,并通過冶金措施采用低碳微合金化及控軋控冷等工藝措施生產出了若干種強韌性好、焊接性優良的管線鋼、橋梁鋼、壓力容器用鋼等,這為焊接用合金結構鋼的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新鋼種的生產具有如下特點:
3.微合金控軋鋼的焊接性介紹
微合金控軋鋼由于含碳量低、潔凈度高、晶粒細化,因此具有較高的強韌性和良好的焊接性。由于不同的應用領域對鋼材的使用性能要求不同,因此,合金化不同,焊接性也各有差異。寶鋼和武鋼生產的微合金控軋鋼主要有管線鋼、壓力容器用鋼、橋梁鋼等,并在工程上得到了成功的應用。其中管線鋼是最早進行微合金化并應用最為成功的范例,近幾十年來已在美國、日本和西德等國家得到了廣泛地應用。近年來我國也已生產出了自己的管線鋼,并已逐步替代進口并在我國管線工程中得到應用。
2.新一代鋼鐵材料及其焊接性
我國于1998年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發展規劃中啟動了“新一代鋼鐵材料重大基礎研究”的“973項目”。該研究的最終目標是將占我國鋼產量60%以上的碳素鋼、低合金鋼和合金結構鋼等“三類”鋼的強度和壽命提高一倍。如果采用新一代鋼種取代三類鋼中50%的傳統鋼材,則每年可少用1500噸鋼,其直接經濟效益達450億元,間接經濟效益則更為顯著,如可減少鋼廠建設、礦山的基建投資,減少資源損失和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等。
同時,日本在1997年啟動了STX-21“超級鋼鐵材料”科學研究項目,投資1000億日元。目標是10年內開發出強度相當于現有鋼鐵材料兩倍的超級鋼,用于道路、橋梁、高層建筑等基礎設施建材的更新換代。主要研究開發80 MPa級易焊接的鐵素體-珠光體鋼、耐延遲破壞和疲勞破壞的1500 Mpa級超高強度鋼、超臨界壓力發電設備用鐵素體耐熱鋼和海濱地區用鋼等。
4.結論
隨著我國冶金技術的提高,新鋼種的性能不斷提高,這就需要研發高質量的焊接材料與之匹配,實現焊縫的強韌化。由于新鋼種焊接性不斷改善,焊接裂紋傾向減小,焊接工藝得到簡化。對于這類鋼種的焊接技術,主要應向高效和自動化方向發展。而對于新一代超細晶粒鋼的重大發展,在不提高合金元素的條件下,強度、壽命均提高一倍,這不僅是鋼鐵材料的重大變革,而且也對焊接技術和焊接材料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上一篇:三重處理使h13模具鋼更具競爭力: | 下一篇:h13模具鋼材質量提升六大策略
此文關鍵字:
相關資訊
推薦文章
- 45號鋼熱鍛模具,用8566模具鋼壽命約是
- H13模具鋼主要的化學成分有哪些
- 模具表面有軟點是怎么回事
- 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海外礦產資源開發
- H13熱作模具鋼應用舉例
- 使用恒日盛進口H13模具鋼,模具壽命穩定
- D2模具鋼性能、用途
- 不是所有的直角鋼都叫精制鋼
- H13模具鋼抽芯生產中頻繁發生斷裂的原因
- 【H13模具知識】沖壓模具基本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