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模具鋼】壓鑄模是在高溫下進行工作的
文章出處:未知責任編輯:模具鋼人氣:發表時間:2014-09-04
【H13模具鋼】壓鑄又稱壓力鑄造,它是將固態金屬合金如鋁合金、鋅合金、銅合金等加熱熔化成液態耽壟壓錚祝的作用下,將熔融的合金以高壓、高速注入模具型腔內,并在高壓下冷凝成與模型腔相符的制品零件。所使用的模具稱為壓鑄模,壓鑄?;窘Y構。
壓鑄模是在高溫下進行工作的。因此在制造模具結構零件對,不僅要求在室溫下達到一定的精度要求,而且在工作溫度下也應保證各部分結構零件尺寸穩 定、動作可靠。特別是與熔融合金接觸的部位,在充填時受到高壓、高溫與交變應力的作用,結構零件在位置上可能產生偏移以及配合狀況,發生變化,所產生的后 果都會影響壓鑄生產的正常進行。
①壓鑄模具的工作溫度較高,因此在模具制造時,要考慮材料的熱膨脹問題,滑動配合部位的間隙不可制得太小,以防模具在工作過程中動作不順暢。
②由于壓鑄模是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進行工作的,所以在壓鑄模中,凡與液態金屬接觸的表面不應有任何細小的裂縫、,銳角、凹坑及表面不平的現象,并要避免金屬對壓鑄模型腔壁或型芯的正面沖擊。
③壓鑄模工作部分的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等級一般較高,故在淬硬處理后,凸,凹模型芯表面一定要進行拋光和研磨,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及制品表面質量。
④凸、凹模及澆道口應在試模合格后淬硬。內澆口尺寸在試鑄時逐漸從小到大修整至合格為止。
⑤由于壓鑄模具的工作環境比較惡劣,這就要求在模具加工的過程中盡可能地減小應力集中現象,在許可的位置加大圓角和倒角。模具成形部件在拋光時一定要徹底消除放電痕跡,在首次試模對型腔進行去應力處理,消除應力集中,避免型腔的早期龜裂現象。
⑥在模板的加工過程中,型腔安裝槽、導柱孔或導套孔、分流錐孔或澆日套孔要在一次裝夾內完成,且位置公差要在土0.02mm的范圍內,否則模具動、定模型腔容易錯腔。
⑦模具導套安裝好后,要在其安裝板(定模板或動模板)后開排氣道。
⑧壓鑄模的壓鑄時排氣渣非常重要,應在動模側下面設置排氣集渣槽,槽的出口方向要在模具的上、下兩側,絕對不可以直對操作者側和對側。
⑨模具分型面的操作者側和對側及模具上方要安裝防濺板,要避開導柱、導套、復位桿,防濺板固定在定模側。
⑩模具成形部件的材料熱處理硬度比較高,因此,在熱處理前,在材料變形范圍內盡量減小熱處理后的加工余量。其中,緊固螺釘孔、推桿過孔、型芯孔的空刀部分,冷卻水孔等要傲到位,另外,Φ6mm以上的配合孔要做底孔,以提高工作效率。
11Φ12mm以下的型芯盡量采用簡易更換方式。
12在做冷卻水道孔時,水道孔距分型面的深度不小于20mm,且水道孔的前端要制成球形。
13分型面研配后進行劃線,用立銑、數控銑或電火花加工機床加工型腔,并留有余量。
14在加工成形鑲塊等零件時,必須先對分型面進行平面磨削加工,使之表面粗糙度Ra在1.6 –0.80μm之間,然后進行研配。在研配時,應先以一個面為基準,再以此面與另一面研配,直至不在間隙為止。
15加工復雜型腔時,可用數控銑床、加工中心、高速銑床鑷進行銑削加工,也可以在電火花加工機床上進行加工,一般應留有修量0.1-0.5mm。
16精修由鉗工進行。使型腔加工到要求的尺寸和形狀。在精修時,可將熔化的蠟液注入型腔驗證,邊檢驗邊修配。精修合格的型腔,經淬硬后一定要進行拋光、研磨,使其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在0.20-0.10μm之間。
上一篇:【H13】冷沖模具生產加工的不良現象 | 下一篇:【H13模具鋼】型芯類模具零件是用來成形制件內表面的
此文關鍵字:
推薦文章
- 45號鋼熱鍛模具,用8566模具鋼壽命約是
- H13模具鋼主要的化學成分有哪些
- 模具表面有軟點是怎么回事
- 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海外礦產資源開發
- H13熱作模具鋼應用舉例
- 使用恒日盛進口H13模具鋼,模具壽命穩定
- D2模具鋼性能、用途
- 不是所有的直角鋼都叫精制鋼
- H13模具鋼抽芯生產中頻繁發生斷裂的原因
- 【H13模具知識】沖壓模具基本結構